在新余市百乐工贸有限公司,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“白天一身汗、晚上一身灰”,默默地守卫着粮食。
粮食收购凭“五字诀”把关
7月23日,在公司办公室的牵头下,我与同事几个来到公司马洪、新花两个收购点慰问夏粮收购人员。在新花收购点,遇到了一直与下属们站在烈日下忙活的收购保管部经理鲁冬兵,尽管满头大汗,衣服全部汗湿,但他全然不顾,只见他与保管员们一起将粮食输送机移至仓库边上,使得输送口与粮仓口对接,然后爬上输送机查看仓满情况,其后又将塑料袋铺在地面上,减少粮食浪费,最后指挥收购保管员将谷子一袋袋拆开放入输送机,由输送机将收购的粮食全部输送进仓。
鲁经理说,最辛苦的还是这些收购保管员们。收购保管员陈海根,一会走到装满粮食的车旁拍一拍,一会又来到粮食输送机边,偶尔抓起一把,搁在掌间拨弄一番后,又捏起一颗,放到嘴里咬了起来。就这样,他将这些动作重复了许多遍,直到粮食全部输送进仓。
“我这是在看这些谷子质量怎么样”。50岁的陈海根从1994年开始就进入百乐公司当粮食保管员,一干就是19年。19年的工作,让他对粮食收购工作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:只要通过望、闻、听、咬、测这“五字诀”,就能把好粮食收购的关,保证每一粒进仓的稻谷都是质量上乘。
所谓“望”,就是看稻谷的颜色、看稻谷倾倒到传送机上有无灰尘,“没有干的稻谷,颜色比较深,而且灰尘少,甚至没什么灰。”陈海根说,一般来说,粮食的干湿、品质,是否弄虚作假,他都能马上鉴别出来。没有充分晒干的粮食,他只需抓一把在手里捏一捏,马上就能检验出是否符合标准。
不过,这还只是“五字诀”的第一步,之后还要闻有无霉气、听稻谷倒出来的响声、咬稻谷、测水分。“如果稻谷晒得不够干,响声是不够清脆的,而且一咬起来,容易成块,而不是成两截,那样的话,就不利于粮食的长期保存了。”同是保管员的钟春根说起来头头是道,他做粮食收购保管员也已有17年了。
粮食保管确保安全
“每年最热的时候,我们都是在太阳底下度过的。”鲁经理介绍,每年从夏粮收购到秋粮收购,为了抢抓粮源,他和所有的保管员们都是早上早早就开始工作,经常忙到深夜,常常是“白天一身汗,晚上一身灰”。
每年的“粮食度夏”,是粮库保管员最辛苦的事情之一。“经常要进粮仓,检查粮情。”鲁经理介绍,夏粮收购完成后,粮食保管员必须对每个仓的温湿度做到了如指掌,如果发现仓内温度过高,就要及时松动粮面,或者进行通风降温处理。
“夏天,仓库里就像个大蒸笼。”姚萍说,他特别担心遇上刮风、下雨的天气,因为如果刮风下雨,就必须随时检查粮仓,哪怕是晚上,也要照查不误,最怕有漏水、渗水、粮食受潮发霉的现象发生。
“姚萍是我们收购保管部年龄最小的,在我们公司做保管员也有6年了,所有收购保管员都特别敬业。”鲁经理说,正是有了陈海根、钟春根、姚萍等人的辛勤劳动,才确保了储存在粮库的粮食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