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:粮食烘干不达标每年损失20亿斤

作者:经联来源:粮油市场报 日期:2013年11月1日 09:26

        眼下正值我国南方中、晚稻收获的季节,但在产粮大省江西,由于稻谷从收割后到销售储存之间的最后一个环节———“烘干”不能达标,导致江西省每年稻谷损失达到20亿斤以上,相当于全省稻谷收购量的5%。而这种情况在南方多个省份都同样存在。    

        我国稻谷年产量约4000亿斤,其中江西、安徽等南方13省总产量3400亿斤,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85%。在收购量超过50亿斤的省份中,江西位居首位,然而在稻谷收购过程中,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:稻谷水分含量过高。我国入库粮食的水分标准是13.5%,超过的话,粮食容易发生霉烂、变质。而现在在收割过程中的水分,一般都在16%~18%,甚至超过20%。    

        据介绍,这几年,江西大量推广应用联合收割机,为了减少收获时颗粒撒落,要求收割机在较高水分时收获稻谷,同时,机械的使用会把秸秆上的露水带到粮堆内,这也增大了稻谷的水分含量。    

        为把收上来的稻谷水分降低,成了这段时间农民的主要任务,有的农民甚至将稻谷晒在公路上。把粮食作物晾晒在路上,会降低路面与汽车车轮的摩擦系数,容易造成交通事故。    

        同时,柏油马路表面沥青中的有害物质,以及车辆尾气中的铅、二氧化硫等,都会影响稻谷品质。尽管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在稻谷收获季节,加大宣传和巡查执法力度,但很多农户依然会采用这种最传统的晾晒方式。    

        为解决晾晒难题,2004年,我国就开始推广粮食烘干技术,但每年采用机械烘干的谷物量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%左右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95%的水平。以江西年产粮食416亿斤计算,其中收获后因气候潮湿、来不及晒干,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而导致稻谷出现变质的情况,占到5%左右,约20亿斤以上。    

      

所属类别: 行业新闻
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江西粮食 烘干 损失 

0